阳光外国语学校 七(2)班 徐梓恒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生命飞翔的羽翼。自从步入七年级后,学校便开展了阅读课,这个月我所看的《童年》这本书,更是带给我内心极大的震撼。高尔基所写的《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并称“自传体三部曲”,生动而又详细地描述了他童年生活的凄苦。
高尔基再四岁时便失去了父亲和刚出生的弟弟,他与母亲便一同寄居到专横的染坊主外祖父的家中,并且还有两个自私自利,为了财产大打出手的舅舅。他的童年可以说是悲惨的、贫困的,经常受到脾气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家中仅有外祖母和母亲保护他,支持他,为他点亮了童年时光的唯一一盏明灯和后盾。高尔基的童年可以说是痛苦的,坎坷的,在他七岁之际,母亲便也离开了人世,使他未来的生活变得更加地渺茫与无助,他就好似一位即将坠入黑暗的天使,挣扎着,却无法挽回。高尔基的童年是令人怜悯的,十一岁,他的唯一一丝希望也破灭了,外祖母也离开了人世。但是高尔基又庆幸有这样一位祖母,将他培养成了善恶分明、善解人意的青少年。他的祖母与爸爸的教育方法和外祖父的“棍棒教育”形成了鲜明地对比,是社会的丑恶和专横,迫使他过早地走入了社会;是他对知识的渴求,迫使他离开了那个混乱的家庭;是他对生活的希望,迫使他继续坚强地活下去……
故事的高潮便是年仅十二岁的高尔基做水手,打杂,打扫以及各种常人无法胜任的苦力工作,他几乎都做了一遍,饱受了岁月的侵袭,他最终走向了成功,走向了人生的巅峰。
回想我们的童年,那是缤纷的、绮丽的、快乐的。孩子们都无忧无虑地玩耍着,造就了我们天真、纯洁的性格,我们都生活在阳光下,春风中,相比他们的童年,我们的家庭是多么幸福。和蔼可亲的爷爷奶奶,谆谆教诲我们的父母以及怜爱我们的亲朋好友,每个像这样的孩子,总会是活泼的、外向的、开朗的,也总会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一味地追求物质生活。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国家,和平的年代,也更应该不负众望,顺流而前,争做时代的先锋,时代的掌控者。我们有美满的家庭,富强的国家,优越的生活,又何不珍惜这一机会呢?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自己的努力,也更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当今社会很多父母仍信奉“棍棒教育”,对于孩子屡教不改的行为便是一顿拳打脚踢,虽有短期成效,却也让孩子与父母离得愈来愈远。文中高尔基被外祖父毒打后,明显可以看出他对外祖父的憎恶与反感。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正确的教育方式,这一点决定了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又何不重要呢?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高尔基对知识的渴求是异于常人的,他对学习的兴趣,也非凡人可攀比,高尔基的成功离不开他的父母和祖母;其次更是离不开他自身的努力。高尔基在七岁时,便显露了对知识的渴望,他人的帮助是其次的,虽然他的学习环境极为恶劣,但他仍旧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在文学史上又立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成败不在条件,在于自我”,没有学习的主动性,条件再优越,又有何帮助呢?
“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它给了我无数启示与动力,指明了只有拥有学习的主动性,并且有父母正确的教育方式以及优越的学习条件,终能攀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中觅得骊珠,为自己,为社会,为国家贡献一份力,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一幅美丽的画卷。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我们人生无言的导师;书是我们茫茫人生中那挂在天边的北斗星;书是一盏灯塔,为我们指明正确的道路。快乐阅读,乐于阅读,忠于阅读,并像海绵一样不断地汲取知识,做自己人生的领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