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外国语学校 八(4)班 丁思婧
小时候,有幸有一段时间做了一回书痴,可是后来不知为何书渐渐的失去了它的魅力,再也勾不起我的兴趣,我弃之如敝履,所幸这本书又把我拉了回来。
作者卡勒德·胡塞尼,1965年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市,后随父亲迁往美国,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现居加州。«追风筝的人»是他的代表作,他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众面孔的尘灰,将背后灵魂的悸动展示给世人。
主人公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的一件悲惨不堪的事,令阿米尔感到自责和痛苦。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久违二十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了一个惊天谎言——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哈桑的儿子索拉博遇到大危机,阿米尔会如何抉择?
不负众望,阿米尔鼓起勇气,救下了索拉博之后,他花了冗长的一段时间,终于带着沉默不语的索拉博走出了阴影。
全书中,让我记忆深刻的片段是:阿米尔风筝大赛夺冠后,哈桑帮助阿米尔追风筝,却不幸遭到阿塞夫的凌辱。阿米尔看到了这一幕,却背叛哈桑,逃走了。从此,阿米尔因为心中有愧,无颜面对哈桑而疏远他。最后哈桑和阿里就走了。每当我的目光划过这段文字,我的眼角总会点滴湿润。
“他知道我看到了小巷里面的一切,知道我站在那儿,袖手旁观。他明知我背叛了他,然而还是再次救了我,也许是最后一次。那一刻我爱上了他,爱他胜过爱任何人,我只想告诉他们,我就是草丛里的毒蛇,湖底的鬼怪。”阿米尔的忏悔十分真挚,却不能填补哈桑心中的那道疤,也无法再次将两颗心贴合。
“为你,千千万万遍”,故事残忍又美丽,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哈桑的善良与忠诚,阿米尔的自私与懊悔,索拉博的敏感与不幸表现得淋漓尽致。
合上书本,我实在不知道自己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总觉得心里在翻腾着,酸酸的,有一点儿想哭的冲动。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追。
为你,千千万万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