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动态 > 正文
开题论证聚群智,专家导航助前行
发布日期:2024-12-26    发布人:阳光外国语学校   点击率:

——2024学年区重点课题开题论证活动

为了贯彻落实区域“新成长教育”理念,提升区级重点课题的研究质效,提高学校科研质量和内涵品质,2024918日,奉贤区阳光·胡桥联合学校(阳光校区)开展2024学年区重点课题开题论证活动。活动特邀黄浦区科研室主任陈玉华、奉贤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科研员沈忠明莅临指导,奉贤区科研中心组成员张建良、朱小燕参与论证。七项区级重点课题负责人及科研室主任参加活动,活动由沈忠明主持。

活动分上午、下午两场。上午,区级重点课题负责人阳光·胡桥联合学校(阳光校区)侯敏、庄行学校仇苗苗、邵厂学校赵静、平安学校陆叶青先后进行开题汇报与交流。

活动伊始,侯敏就《“葵葵农科院”劳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进行汇报。她全面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思路的创新性设计、详尽的研究计划安排,以及预期成果。侯敏强调,这一课题的终极目标是通过系统化的实践研究,丰富劳动教育的内涵,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实践性的学习体验。

仇苗苗就《新成长教育理念视域下的“吾行”活力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进行汇报。他围绕课题的核心概念、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实施计划及预期成果进行了概述。仇苗苗强调了新成长教育理念在提升课堂活力中的作用,并提出了通过实践研究来探索和验证“吾行”活力课堂模式的可行性和效果。

赵静就《产城融合区学校开发实施“数字化制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进行汇报。赵静从研究背景、核心概念界定、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等方面进行阐述。该课题旨在结合区域政策,利用校企合作和社区资源,推动学校教育与数字化技术的融合。

陆叶青就《新成长教育理念下九年一贯制阶梯式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研究重难点、具体计划及预期成果向与会专家进行了详尽的汇报。陆叶青特别强调了九年一贯制教育体系下,如何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团队协作,这是课题的重点研究领域。

下午,区级重点课题负责人齐贤学校王洁、世外教育附属临港外国语学校关景双、弘文学校夏晶晶先后进行开题汇报与交流。

齐贤学校王洁就《新成长教育理念下“贤美青年教师成长营”建设的实践研究》进行汇报。王洁强调“贤美”青年教师成长营的实践目标是“让每个生命贤美生长”,成长营将从职业感悟与师德修养、素养提升和技术使用、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班级工作与育德体验、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个人成长与展示六个方面重点开展。

世外教育附属临港外国语学校关景双就《新成长教育“三型课堂”课例研修提升教学素养的实操范式研究》进行汇报。他围绕课题的核心概念、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实施计划及预期成果进行了概述。关景双强调了育人方式改革的重要性,并指出课堂是教学实践的核心战场,这一课题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是:一是培养教师队伍,二是利用“三型课堂”课例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以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

弘文学校夏晶晶就《项目化学习中培养学生“沟通协作”能力的行动研究》进行汇报。夏晶晶从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步骤等方面进行阐述。她指出课题的研究重点是围绕沟通协作能力,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构建有效的实践路径和策略,并计划制作一份教师指导手册,以促进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的沟通协作技能的发展。

论证组专家们认真聆听了课题汇报,对各项课题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他们对课题设定的研究目标、内容的深度、计划的周密性及其可执行性表示了肯定,同时认为预期成果的丰富性预示着课题研究的科学和实用价值。此外,他们也建议课题组要进一步细化研究内容,并对文献综述进行深入挖掘,以提升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专家们着重指出了确保核心概念的精确性和研究内容的内在联系的重要性,这对于保障研究的逻辑性和应用性至关重要。专家们的专业点评和建设性建议,为课题的后续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清晰的研究方向和坚实的支撑。

本次开题论证活动为课题负责人提供了清晰的研究方向,帮助他们梳理了研究思路,并激发了他们对课题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与实施。本次活动不仅促进了校际间的科研经验交流,还强化了以科研推动教学的新模式。各课题组将在科研这片充满智慧与创新的芳草地上不断耕耘,收获一路芬芳。

通讯员:赵蓓

分享到:
相关信息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44号